爱盲论坛
标题:
私善不能取代攻责
[打印本页]
作者:
江水悠悠
时间:
18 小时前
标题:
私善不能取代攻责
再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我上小学时,就读的是镇上的小学,班上有些同学来自更远的山区,每天早上要走很远的路来上学。因此,大家的家庭条件有差距:有的相对宽裕,有的则比较拮据,同学们往往会按相似的条件组成小团体。家庭条件好、穿着体面的学生,只愿意和条件相当的同学玩,不太看得起家庭条件一般或较差的同学。虽然那时我们还在上小学,但这种意识已在有意无意间形成。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老师收作业时,发现班上一个同学没交。问过之后,他说家里遇到困难,没钱买作业本。这件事我后来仔细想过——我和他家住得不远,觉得他家条件其实还算不错,他可能只是因为没做作业而随口找了个借口。但老师信以为真,问大家有没有新作业本可以给他,自己也带头捐赠,给了他作业本、橡皮、铅笔等文具。当时班上的同学虽然平时已有一些“小阶级意识”,但这次却出奇一致地充满爱心,你一本、我一本地送作业本和笔具,给了那个同学很多学习用品。
这件事让我联想到如今网络上的筹款项目——不过这个话题暂且不谈,回到学校的故事。假设那个同学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不禁思考:学校宁愿把作业本奖励给优秀学生(那时的优秀学生大多家庭条件好,根本不缺这些东西),也不愿分给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美其名曰“奖励优秀学生”,但所谓“优秀学生”往往是家庭条件好、精神面貌佳、成绩优异的孩子。换句话说,作业本从来不会发给真正需要的贫困学生,永远是给不缺本子的人“锦上添花”。
可能有人会说:“贫困的人应该自己努力啊,成绩好是客观事实。”但贫困学生往往面临这样的困境:家人文化程度低(在城镇学校就读的农村学生,家长大多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学习全靠自己摸索。寒门出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谈何容易?学校的活动也很少选中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他们穿着朴素、精神面貌不够突出,文艺演出总是优先考虑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更现实的是,很少有老师能真正对学生一视同仁。
以前我在小说里读过一段话: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对学生说:“同学有困难时,让小同学们捐款,对个人而言是善事,但对社会而言却是一种悲哀。”这话,我深以为然。总之一些东西是不方便多说的,反正隐晦的都在文章中了
来自:
掌上乐园
作者:
江水悠悠
时间:
17 小时前
不幸的是我是属于那种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也不是贫困的那种小透明。条件好的有几个愿意跟我玩,也有看不起我的条件不好的。也有人跟我玩,平时跟小朋友们做游戏,玩奥特曼铠甲勇士都是我在当怪兽。文艺活动也叫不上我。文中提到的那个老师是个好老师,算是那种一视同仁的,他期末考试前会问学生给你们自己估量一个分数,他都记在本子上,如果最后考试达到了那个分数,他会自掏腰包给大家钱,我记得那次他给了我10多20块有人他直接给50。好像100的也有。
来自:
掌上乐园
作者:
江水悠悠
时间:
17 小时前
从小朋友们玩游戏,你也可以看出阶级划分,一般当奥特曼的都是在孩子里面地位比较高的当怪兽的一般就是在孩子里面地位相对较低的那他们怎么来划分地位就是看你日常你的零花钱多少,你穿的如何?虽然大家那个时候没有大人的那种华氏之欲,但是也要分你穿的好不好看的。
来自:
掌上乐园
作者:
雪儿
时间:
14 小时前
这里几乎没几个人来了
作者:
俱往矣
时间:
12 小时前
冷清。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凌宇
时间:
6 小时前
事实上没有那么简单。谁跟谁玩看得真不是钱,而是流量。就像现在的网络主播,不管你说啥,只要说的跟别人不一样,一定有人追捧。怕就怕本身没钱,其他能力也不突出。不管老师还是同学,上学的时候可能都有印象,可几十年之后,大家能记住的人,要么非常优秀,要么非常捣蛋。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红火炭
时间:
6 小时前
人穷了就追求公平。弱者他更加希望法律更加完善。10年前领低保的人。一个人能养50个低保户都没问题。真正是低保的人。或者符合低保的人,一保难求。能够标准住连租房的人。他们家都有十几套房出租。真正符合住廉租房的人。连房租钱都交不起。所以说这个是什么原因?弱者永远都是弱者。想在强者面前找一杯羹。比野狗钻化粪池还要艰难。
本帖来自微秘安卓版
作者:
红火炭
时间:
6 小时前
能懂得利用别人的同情心的人。他们都过得风生水起。话说某些爱心平台人家正在每天晚上吃不完的大锅饭。同情心高的人看到的就是谁家的小孩可怜,那么悲惨。给他捐点吧。就这样一百几十个亿,堆成一个浩然正气的公司。耕田种地,扫大街的人过的比谁都艰难。贯彻一种思想,人间有爱,世间有情。你敢唱反调。道德加铁链。双层捆绑血肉之躯都把你压成铁疙瘩。所以楼主说这个完全是常态化。我们去找按摩院上班也是要求工资又要高,每个月又要要求放假的时间长。同时上班的时间又要短。
本帖来自微秘安卓版
作者:
江水悠悠
时间:
2 小时前
哈哈。老玩家们一个一个的出来了
来自:
掌上乐园
作者:
江水悠悠
时间:
1 小时前
看到那种捐钱的链接,请不要有什么心理的负担,因为行善是一种个人的选择,你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
来自:
掌上乐园
作者:
江水悠悠
时间:
1 小时前
小时候我妈妈带着我去街上,那个时候街上还有一些残疾人在乞讨。我妈就跟我说以前他看到他们他还会给一些钱,但是后来他不给了,因为如果给那些人要到了钱,后面的人看到有利可图就会抓更多的人来帮他们要钱。如果私人的善意把公共取代那公共的责任在哪?这难道也不是在纵容攻饿?抱歉,我用错别字代替因为怕内容敏感
来自:
掌上乐园
作者:
庆丰大地
时间:
半小时前
标题:
回10楼江水悠悠
对对对;当年我就是反对隔壁那些捐钱的帖子才被很多人道德绑架的;隔壁有个傻b管理今天开一贴让给这个捐钱明天又开一天让给那个捐钱;后来嫌我说话难听把我账号封了还说什么以德服人;一个粪球之所以那么大和他身边那些屎壳郎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爱咋咋地吧;
欢迎光临 爱盲论坛 (http://www.amhl.vip/)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