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铁鞭01说:
黄梓峰
中医正骨推拿在发展过程中,广布民间,以其实用性而著称。不如中医内科、针灸、儿科、妇科等科目那样“专业性”强,表现出了正骨推拿独特的景观。直至解放初期,正骨推拿还广泛地存在于民间。理发匠也会推捏几下,而其中的佼佼者,也是独成一门,享誉天下的。
中医正骨推拿以手法为特点,吸收了中华武术的基本功,在中医中独成一门,分派庞杂,现在已很难分清有多少门派。从现存门派看,大致分析,多由明清时期四大派别演化而来,其代表门派必带有当年的行业特点。
上驷院派,上驷院既御马圈。
给皇帝养马的人,在养马、骑马过程中,多见脱臼之伤,故善于脱臼、伤筋之类的手法治疗。又有接近皇族的机会,生活条件也相对优越,可以潜心研究医术,在伤科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最正统。其医术之精湛,可谓“叹为观止”。只可惜基本功要求太高,已很难传承。
戳班派,中国古代衙役中手戳杀威棒的人,故称戳班。
戳班以诊疗棒伤为最,多见红伤、骨折。大清解体后,衙门的饭吃不了,就拿起医术,救命活人。戳班派的人依靠在衙门中练就的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广泛发展,成为中医推拿正骨中壮观的一支。
据老中医说,现在北京学院派推拿由两支发展而来。一支是练家南派,解放初期在上海举办中医学校,全国中医学习,编写教材,回各地后开课教学。另一支为北京中医药学院聘请刘寿山传授,刘寿山剃头匠出身(现在叫美发师),为戳班派正传,戳班派手法从此具有正统的学院派地位。学院学生学成之后,大多进入医疗单位,有合法的行医资格,其地位被国家承认。
所谓练家是指练功,包括道教、佛教、杂技三个派别。
正骨推拿在中医技术里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与传统武术有紧密的联系,正门传授都有站桩等武术动作要求。
中华文明的整体观也体现了武术的医药部分,均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各家武术自身的特点。
武术从拳种上分,有太极、形意、八卦、大小红拳、通臂、戳脚翻子等拳种,从实际应用上分有技击、戏剧、杂技等,练家正骨按摩也就分出派系来了。但是,我们不能按拳种分派,拳种分派与实际情况也不符。武术派系有相互“串活”(融合)的过程,正骨按摩也有融合武术的过程,推拿正骨与武术时分、时合、相互学习都在所难免,未必武术派推拿正骨就是练武之人。因此借用武术界的粗分方法,把武术粗分为武当派(或者说道家武术)与少林派。道家的特点是柔,少林的特点是刚。柔与刚的特点在正骨按摩手法上的区别也是很突出的。
传统武术的最后一个高峰期是晚清至民国,到今天有代表性的人物、见证人多已辞世,而中医正骨按摩晚至文革期间还有正门传承。只要考察,就可以明显分出派系。其派系的分类标志也是柔(软)与刚(硬),或者说内功与硬功之分。柔与刚用道家武当、佛家少林作为分类也就最为合适。具体的考证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例如:武术界誉为“中华武术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李仲轩老先生所言,“形意拳是内家拳,以道家为归旨,所以有医药、内功,是衣钵弟子”。“唐维禄将那药方传给了李仲斩,让他受了自已拳术、医药、道法的全部传承,为衣钵弟子”。“武家的药方是一宝,同时也是师承的见证”。“薛颠(李仲轩的正传师傅——笔者注)有《灵空上人点穴秘诀》一书,上面都是药方子,要找专业中医人士请教,方能实践此书上的药方。”同时,李仲轩老先生又说:“主要是拜达摩。”(《逝去的武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第69页,第80页,第61页)。形意拳从“道、术、医”三位一体的特点看,推拿正骨或红伤是否应独成一派呢?以道家为归旨,又拜佛家达摩,应是哪个派别?我未考究,也未见证。何况我只是考察临床手法为主,历史源流的考证工作只能以后再说了。
基于以上认识,也为尊重给我讲解手法源流的中医前辈,我不敢造次的另立它说,也没有必要另立他说。
道教、佛教正骨按摩多见于硬伤;杂技正骨按摩多见于关节紊乱。
中医正骨按摩在练功中强调硬功、内功的练习,有正骨、按摩、内科按摩之分。
练家多流存于民间,其中一支最有名。据老师讲,中国骨科研究所冯天有,早年给周总理、陈毅诊病,为两位所称道,大力推广之,冯天有的技术得以在中医骨科界推广,也成为正骨的正统派。冯天有的渊源来自杂技一门。
武学派和少林派在清未、民国年间流入江湖,按门规有着严格的传承要求,其手法和方药是严格保密的,若传不得其人,泄露机密,轻则逐出师门,重则按江湖规重罚。最高机密是蒙汉药(一般叫蒙汗药,师门传授用“汉” 字,我不敢造次),若用苇管装一管黄色粉沫状的蒙汉药,吹入屋中,睡眠中的人可一天一夜不醒。若放在水中饮用,可以让人几天昏睡。武行用它是万不得已方可用之。若流散出去,当然要会流害社会。近几年就有类似方药用于行窃偷盗之类,造成刑事案件发生。
|
盲人行脚罗浮山
今日启程,一往无前,
诸佛菩萨,龙天护法,
普蒙加被,道业必成。
行脚就是了脱生死的一个捷径。
另外还有一种功德,
就是能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有情的和无情的都能度;
能见到我们的,与我们能说上话的
所以它的功德是难思难议,难说难尽的:
十方如来都来护持和赞叹
苏东坡写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
罗浮山佛道并存,和睦相处,兴盛时有九观十八寺,十八寺中以华首寺为第一禅林。
距离深圳约70公里,国家5A级景区。
亲爱的盲人朋友们:
参加“行脚”
道业必成
累积“罗浮山”难思难议、难说难尽的功德
时间:
11月10日
预备会
报名方式:
莲微信:85264845040
真恒微信:
13714614194